“中国好人”祝瑞伍,以“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为宗旨,积极投入调解民事纠纷、法律宣传、心理辅导、治安防范和法律援助活动。
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的支持下,祝瑞伍成立了一支由社会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法律界人士、教师及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的法律义工队。在此基础上,2012年3月成立了以其个人名义命名的调解工作室——“祝瑞伍人民调解工作室”。他带领义工们通过心理疏导、情感关爱、拉近距离等方式帮助人们化解家庭矛盾、婚姻纠纷、财产纠纷、邻里冲突等矛盾纠纷,累计调解民间纠纷2000多件。2018年以来,调解民事、情感、工资拖欠、诉讼等纠纷70余件,涉案金额40余万元。
祝瑞伍在开展调解工作过程中,始终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作为做好调解工作的基本方式方法,坚持用真情去消除当事双方的对立隔阂。
2013年12月6日下午,在董家沟街道英歌石村的一个路口处,驾驶轿车的王某与开三轮车的王某军因行车问题发生争执,进而厮打。厮打过程中,王某将王某军头部打伤。王某军住院多天,花费医药费共计7800余元,要求王某赔偿其误工费加医药费共计15000元。但王某家中不富裕,平时靠打零工赚点钱,还有两个女儿在上学,事发后,王某将手中仅有的5000元钱压在了派出所,但这与王某军要求的数字相差甚远,因此引发纠纷。
祝瑞伍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带领义工对王某军进行耐心开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通过另一名义工找到了王某,经过深入交流后,最终双方同意达成和解。经调解,由王某支付给王某军5000元赔偿款,万里爱心会出1000元爱心款给王某军,双方和解,握手言和。
祝瑞伍在多年的调解实践中,既注重矛盾纠纷解决全过程,又高度重视调解成功之后的跟进工作,努力把每起纠纷真正调解到位,取得短期调解成果与长期调解效果的有机统一。
黑龙江籍的郑某在大连打工,于2011年11月7日遭遇车祸死亡,法院判决肇事司机给付郑某妻子刘某24万元赔偿款。由于肇事司机家庭十分贫困,根本拿不出钱。刘某因得不到赔偿款,多次大闹法院,且在法院两次自杀未遂。祝瑞伍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到刘某,反复进行调解。在确认肇事司机无赔偿能力后,祝瑞伍与万里爱心会发起募捐,共募集捐款5万元,并接其到爱心会吃住至今。刘某在万里爱心会的关爱下,逐渐从以往极端的状态中走出来,力所能及地为爱心会做了一些工作。
10年前,陈某受张某委托,给大连一公司安装门窗。工程完工后,张某与该公司未将工程款给陈某,于是陈某将双方告上法庭。法庭判决该公司向陈某支付工程款10万余元,但是10年时间工程款一直未给付到位。2014年5月,陈某情绪激动,多次要在法院门口自杀。
祝瑞伍了解情况后,介入调解。经耐心调解和关爱相助,陈某情绪逐渐平稳,坚定了继续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权益的信念,并表示要乐观生活下去,努力赚钱改变目前生活状态,不再让家人为自己担惊受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