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边事边解”:矛盾化解的温暖底色 营口市老边区擦亮品牌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张思宇 本报驻营口记者 齐岚 | 发布时间: 2025-08-18 09:26

  本报讯 日前,营口市老边区综治中心发布最新数据,2025年上半年,来访及咨询人流量达1.5万人次,各窗口累计接待群众4440人次,万人成讼率下降19%。

  “过去各部门单兵作战,解纷力量分散,如今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全链条化解矛盾。”老边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松表示,“我们通过整合多部门资源,让群众诉求办理时长缩短60%,化解成功率达98.5%。”高松介绍,“综治工作不仅化解矛盾,更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抓手。我们将矛盾纠纷化解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引导群众依法办事、友善沟通,为文明城市创建营造平安底色。”目前,老边区综治中心已形成“区级领导坐镇指挥+制度规范+考核监督”的常态化运行机制,法律援助办理时限压减至5天,实现从“高位推动”到“制度保障”的转型。

  2024年,老边区综治中心建设被列为“一号工程”,历时100余天建成。自2024年12月17日运行以来,该中心通过打造“边事边解”品牌,实现群众诉求“家门口”一站式解决。这一创新平台通过“1+7+9+15”工作机制,整合公安、司法等7个常驻部门,融合信访接待、法律援助等9项核心职能,开设15个便民窗口,实现矛盾纠纷化解资源从“物理整合”到“化学反应”的跃升。

  在运行模式上,老边区综治中心坚持实战导向,创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快速响应机制,要求职能部门30分钟内、公检法机关10分钟内到达现场。通过“常驻+轮驻+随叫随到”的动态资源调配,构建“统一受理、分类流转、限时办结”的工作闭环,彻底破解群众“多头跑、来回跑”难题。数据显示,老边区综治中心单日最高人流量达800人次,平均日人流量100人次,群众满意率超98.5%。

  此外,老边区综治中心创新推行“三段式”矛盾化解模式。前端抓信访源头化解、中端重调解优先、末端靠诉讼定分止争。在前端,中心通过“一站式”服务吸附矛盾;中端整合调解力量,仲裁案件调解率达78.3%;末端设置特色调解室和速裁法庭,案件审理周期压缩至25天。“倾听—梳理—引导—化解”的四步调解法,强调矛盾化解需“治本”。老边区委书记彭伟表示,未来将持续擦亮“边事边解”品牌,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如今,这座日均服务100人次的“一站式”平台,正以98.5%的化解成功率,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鲜活样本,让“平安老边”成为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111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