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为期五天的鞍山法院首期优秀青年干部综合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圆满收官。来自鞍山两级法院的27位学员顺利结业,带着满满的收获重返各自工作岗位,继续在司法事业中发光发热。
在这蓬勃春日开班的“青干班”,究竟有何独特之处?作为法院中坚力量的参训学员又有怎样的成长与蜕变?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青干班”。
精品课程领航成长之路
本次“青干班”最大的亮点便是精品化。16节精心设计的课程,全面覆盖法院青年干部政治能力、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素质提升。这里有来自民事、刑事、执行等不同条线的全省审判业务专家带来的审判实务精品课,他们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专业知识倾囊相授;还有与参与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学研”驻院研究的基层法官的互动交流,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借鉴。
不仅如此,政法舆情处置应对、DeepSeek应用思考、破冰行动等能力拓展训练,更是让学员们在多元化的学习中不断突破自我。“专、精、实”的课程设置,让学员们沉浸其中,直呼过瘾。
多样政治培训筑牢信仰之基
政治培训在此次“青干班”中以鲜活多样的形式赢得学员们的喜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老师的精彩授课,让学员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与思考,真切体会到其真理力量与实践伟力。
走进抚顺市雷锋纪念馆,近距离感受英模精神,更是让学员们坚定了理想信念,从榜样身上汲取到源源不断的奋斗力量,激励着他们在司法工作中接续前行。
研讨交流激扬青春担当
结业前夕,3月27日晚,一场围绕“如何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中展现担当和作为”的主题研讨交流会热烈展开。鞍山市立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王博作为特邀嘉宾,分享了自己刚刚结束的援疆经历。他深情讲述在沙湾法院挂职副院长期间的收获,看到地处祖国远疆的基层法官背着国徽,迎着寒风大雪去开庭的坚毅背影,深刻领悟了“胡杨精神”,他们成为王博终身学习的榜样。王博还介绍了将鞍山法院在审判管理、新型庭审技术应用等经验传递融入当地审判工作的做法,引发在场学员的强烈共鸣。
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郭畅参加座谈,与学员们亲切交流。学员代表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感悟。
当晚,教室里气氛热烈,郭畅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与学员们分享对“担当和作为”的理解,强调踏实工作才能出成绩、获认可,勉励青年干警筑牢政治忠诚,胸怀大局,苦练本领,廉洁自律,将青春融入司法事业。
培训虽已结束,但对于平均年龄仅34岁的鞍山法院中层骨干们来说,这只是新征程的起点。他们的奋斗故事,正在司法事业的远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
授课现场
·声音·
鞍山中院民三庭法官助理吴孟奇:法院兼具政治性与业务性,作为青年法官,要将讲政治贯穿审判执行工作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与综合素养,为审判工作服务“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贡献青春力量。
台安县人民法院综合庭副庭长魏来:从考入法院后的多岗位历练中,我明白青年干部的成长是不断打破自我、重塑自我的过程。在每段经历中,从身边“师父”身上学习,用匠人匠心打磨技术,在实干奉献中拥抱青春,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