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全力冲刺勇往“执”前——全省法院“快立、快执、快结”兑现胜诉权益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记者 王海涛 | 发布时间: 2024-03-01 09:35

  “感谢法院!感谢法官!”2月8日,腊月二十九,铁岭县人民法院举行铁岭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系列案件农民工工资发放仪式,拿到50余万元工资款后,25名农民工喜笑颜开:“终于可以过个踏实年了!”

  今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全省法院起步即冲刺,全力以赴打通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抚顺市新抚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在办理一起涉企案件。

抚顺市新抚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在办理一起涉企案件

  加速涉企执行

  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1月,抚顺市新抚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办理的一起涉企合同纠纷执行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因案件双方均是民营企业,且案情简单、事实清楚,新抚区法院执行局按照“快立、快执、快结”要求,在“涉企绿色通道”窗口立案后,便立即开展执行工作。

  执行法官首先对被执行人公司名下的财产发起网查并委托被执行人所在地法院对公司名下的不动产信息予以核查,均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

  考虑到被执行人属异地企业,为防止企业负责人逃避债务履行,法官及时联系到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向其释法明理,告知不履行判决义务将面临的法律后果及相应失信惩戒风险。

  沟通后,被执行人公司作出书面还款承诺,并如期履行了部分欠款133万元,缓解了申请执行人的经营压力。

  案件至此,法官并没有“一执了之”,而是主动找到双方企业负责人进行执行和解,帮助缓解矛盾,使当事双方就涉案剩余债务的履行达成了共识。

  新民市人民法院法官辗转2400余公里在重庆帮助菜农执回蔬菜买卖订金,丹东铁路运输法院13天善意释法妥善解决破产改制企业债务纠纷,锦州市太和区人民法院高效适用“以物抵债”为企业卸下沉重债务包袱,攻坚之年,全省法院升级司法服务举措,跑出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执行加速度”。

  找到“消失”的她

  践行为民宗旨

  “您拨打的电话已停机。”不久前,几千元案款刚刚执行到位,申请人留下的联系电话却无法接通,这让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干警的心里有些着急。

  案卷翻遍、电话打遍、居住地址找遍,仍然没能找到申请人。是公告、提存,还是延缓发放?在分析研判后,执行干警下定决心,哪怕有一丝可能也要找到申请人。

  公安局、民政局、社保中心、医保中心……一张张协查信息被打印出来,一家家可能了解信息的协助单位从手机地图上来到眼前。

  “您好!我们是丹东中院执行局工作人员,这是我们的工作证件和法律文书,麻烦您帮忙查询一下解某某的联系方式。”同样的话不知重复了多少遍,一个个可能了解信息的单位及提供的电话在纸上被划去。

  “可能真的找不到了。”干警嘴上虽这么说,但脚步却从未停下。

  “这里好像有一个可能是她的电话,我们也没打过,要不你们试试?”某金融机构向干警提供了一个已销卡的预留电话,电话拨通的瞬间,执行干警喜出望外,“终于找到你了!”

  “小案”不小,事关民心向背。年初以来,全省法院深入开展涉民生案件和其他小标的案件集中执行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科技赋能

  提升执行质效

  1月16日,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首个依托数字执行平台完成流转程序的执行案件结案并归档,该案从立案、办理、结案到归档仅用了7天。

  办案中,在当事人将书面材料递交至法院后,整个流转程序完全实现数字化、无纸化。案件承办人线上阅览案件全部材料并跟进案件办理,采取相应执行措施。

  坚持科技赋能,不仅是“让数据多跑路”,更为关键的是对执行工作的流程再造,持续提升执行质效。

  对照“数字执行”工作需求,同时借鉴普兰店区人民法院工作经验,沙河口区法院在执行指挥中心设置执行立案组、网络查控组、警务外勤组、评估拍卖组、卷宗档案组及终本维护组,组建快执和普执两个执行实施团队。

  据介绍,新的组织建构依托多人多环节同步办理工作模式,不仅畅通了执行内部流转循环,而且做到重要节点全程留痕,使执行过程更加明晰化、透明化。

  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使用“电子封条”查封两处涉案房产,盘锦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入推广应用智慧案款管理系统,我省法院不断加强科技应用,将更多写在判决书上的“白纸黑字”转变为装在人民群众兜里的“真金白银”。

  开局决定全局,起步就是冲刺。全省法院将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用心用情做好涉民生案件执行,不断提升执行质效,在服务保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展现司法更大担当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