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让失独老两口过个幸福年——营口两级法院节前赴朝阳回访司法救助申请人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管昕 驻营口记者 齐岚 | 发布时间: 2024-02-08 10:05

  进村,要先翻山!2月5日,农历腊月二十六,在导航无法锁定位置的山村里,一半积雪、一半叠冰的十八弯山坳见证了来自营口的法官一行车程240公里的风尘仆仆。当日,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和营口市西市区人民法院法官一行来到朝阳县南双庙乡单家店村救助申请人郭某夫妇家中,对司法救助后续情况进行回访。一句“拜年啦!”不仅拉近了两座城的距离,也增加了农家院的幸福年味儿

cf9b114eeaa41f5d8a5992f2991f52f

送上慰问品

  遭遇不幸举步维艰

  这一日,受丧子与病痛双重折磨的郭某一改愁容,欢喜得像迎接亲人一样早早守在院门口,翘首以盼。当农家土炕终于迎来了营口的法官,7年的委屈在握手的一刹那不禁随泪水一并涌出……

  2017年11月5日,被告人刘某驾驶自卸货车与正在骑摩托车的郭某的独子发生碰撞,其子当场死亡。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刘某系无证驾驶,负本起事故的主要责任,郭某的独子负次要责任。为了给独子打官司讨公道,郭某多次奔波法院,其诉被告人刘某交通肇事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经营口市西市区人民法院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判令被告人刘某赔偿原告郭某家人共计513948元。但在执行过程中,只执行回款20万元,后因被执行人刘某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执行进入“瓶颈”。2019年7月,西市区法院作出执行裁定,终结了本次执行程序。

  应救尽救好事办好

  郭某因眼病四级残疾无劳动能力,老伴儿又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二人无人赡养,生活困顿,是村里的低保户,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于是,郭某向西市区人民法院提出司法救助申请。西市区人民法院员额法官冯智勇第一时间接待了郭某,并根据其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初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但由于郭某文化程度不高,对司法救助需要准备的详细材料并不了解,于是冯智勇详细、耐心进行了释明。考虑到郭某是外市人,家境困难,往返营口极不容易,遂于当日立案。

  立案后,冯智勇与执行案件承办人进行沟通,本着弱有所扶、应救尽救、把好事办好的理念,详细了解案件执行情况,在全部查明案件不能执行以及郭某一家因此而面临生活困难的事实后,及时作出司法救助决定,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快速进行了审查,省高级人民法院第一时间呈报省财政部门,对郭某一家给予近5万元的司法救助。

  当2023年12月19日司法救助金拨付到西市区法院时,恰逢法院即将进入国库资金冻结期暨“封账”期。由于时间紧,冯智勇已不能及时赴朝阳县对救助申请人进行现场确认,但为了保证郭某一家能够快速领取到司法救助金,冯智勇紧急与朝阳当地法院联系,由当地法院协助,通过远程视频方式进行确认,郭某一家终于在2024年元旦前顺利领取到了司法救助金。

  司法救助重燃希望

  在春节进入倒计时,由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王延枫、西市区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朱丹带队的营口两级法院工作组专程赴郭某家中对救助申请人进行回访并送去慰问品。“三间房、两头小牛、七八亩玉米地……”一边唠家常一边倾听郭某一家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营口法官们的暖心问候令救助申请人郭某重燃生活的希望。

  “这是我孙女‘百岁’时的照片!”郭某指着正屋西墙上显眼的宝宝相框,回忆起当年为儿子张罗完婚礼喜迁新居和孙女出生给家庭带来的快乐,面对记者其不禁哽咽:“因为一场车祸,26岁的儿子没了,这个家散了,当时孙女才6个月就没有了爸爸!孙女1岁时便随儿媳改嫁了,只有我们老两口相依为命……”郭某的老伴儿多年来身体抱恙,近日因肺气肿一直在输液治疗,下不了炕。郭某右眼有残疾,地里的农活干起来越来越吃力了。刚置办的两头小牛又花了家里小半年的收入。虽然刚过完小年,灶台上除了备了一盆冻豆腐外,屋里最显眼的就是各种药罐了。

  工作人员将带来的米面油等慰问品搬到了屋里,郭某和老伴儿十分感动,一个劲儿地说“谢谢”。山沟里的这个贫困家庭因司法救助,收获了这个春节最温暖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