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几个人现在都在辽阳,耽误一天工就少挣200多元,来铁岭往返一趟就得花上四五百块钱……”“我在黑龙江追要工程款,实在是走不开,没办法过去……”
近日,铁岭市银州区人民法院通过“云调解”,成功化解了一起劳务报酬纠纷案件,既为身处外地的双方当事人免去寒冬往来奔波之苦,更大大减轻了双方当事人的金钱、时间等诉讼成本,赢得了当事人的高度认可。
2022年5月,范某等8名原告在某工程项目工地提供劳务,工程完工后,9万余元剩余工资却迟迟未能结清。原告多次尝试联系劳务公司人员,但公司已人去楼空,追讨无路,故诉至法院。
银州区法院的调解员张凤龙接到案件后,了解到本案系农民工群体讨要劳务报酬案件,考虑到年关将近,辛苦打拼的农民工们对于讨要欠薪的需求极为迫切,于是立刻采取行动,通过查询工商登记电话与被告公司负责人迟某取得了联系。
调解过程中,迟某表示作为劳务中介公司,他们也没有收到开发商应给付的工程款,因此拖欠的农民工工资无法兑现。在张凤龙反复释法明理、多次耐心劝导下,迟某最终同意进行调解,并初步达成调解协议。
调解成功后,调解员立即送交对接法官王景龙组织双方签署调解协议。在了解到当事双方均身处外地这一特殊情况后,王景龙从司法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决定采用远程视频的方式进行线上调解。由于当事人有的年事已高,对于智能手机的使用并不熟练,因此法官和书记员耐心地指导当事人下载“云晤”软件,一步一步地教会他们如何进行操作,成功帮助远隔千里的双方当事人实现“隔空对话”。
经过近1个小时的调解,双方就给付欠款的时间和金额协商一致,迟某作为劳务中介机构同意垫付农民工工资,该纠纷得以圆满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