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建设工作专班获悉,全省法院2023年建成91个“五化”人民法庭,其中58个人民法庭建设成“示范”人民法庭,推动全省人民法庭整体工作迈上新台阶。
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2022年以来,省法院深入推进“强基工程”,“五化”和“示范”法庭建设活动是其中重要内容。全省基层法院的人民法庭计划在3年内全部实现基础设施标准化、法庭管理规范化、诉讼服务便民化、司法办案智能化、文化建设特色化。在此基础上,推出一批在提升审判质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诉源治理等7个方面积极作为的“示范”法庭,人民法庭审判工作整体跃升更高水平。
据介绍,审判质效是衡量“五化”法庭的“硬杠杠”。“围绕案件的质量、效率、效果,省法院突出考察一审被改发率、审限内结案率、一审服判息诉率等关键指标。”省法院人民法庭建设工作专班负责人王刚介绍,在指导“示范”法庭建设中,突出“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重点强调诉源治理成效,引导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好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两年来,全省法院围绕“五化”和“示范”法庭建设目标要求,坚持政策向基层倾斜、资源向一线集中,人民法庭建设成效明显。297个人民法庭中达到“五化”标准的有203个,成为“示范”法庭的有102个,分别占全省法庭总数的68.35%和34.34%。
下一步,省法院将继续坚持全省法院工作“一盘棋”,充分发挥院领导联系点制度作用,加快薄弱人民法庭“脱薄向强”,在今年啃下最后一批“硬骨头”。同时,紧密结合最高人民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从“示范”法庭中选树重点培养对象,积极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满足群众对“家门口法院”的期待。
2023年9月7日,辽河人民法院曙光人民法庭开展“法律赶大集”司法服务活动,为百姓提供法律咨询。 魏琼琼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