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9月以来,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新一届党组探索推行庭审优质化新模式,以创新赋能审判,从一系列“小切口”入手,“庭前功夫”与“庭上功夫”齐发力,有力推动案件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的大幅提升,打造庭审优质化的“鞍山模式”。
坚持庭前准备有实有质,制定了《关于民事诉讼中举证证明责任分配的操作指引》《关于民商事案件流程提速增效的操作办法》。
坚持庭审驾驭有序有效,出台了《关于民事诉讼中法官实行心证公开的操作指引》,保障当事人程序主体权,助力实现诉讼公正。
坚持庭后析理有为有力,鞍山两级法院开展庭审观摩活动527次,主动邀请各级代表、委员参加观摩庭审活动,通过“观摩+评查”模式,发现庭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全方位提升审判人员能力素质,全方位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
为全面提升两级法院干警素质能力,提高庭审优质化运用能力,2023年,鞍山市两级法院全体员额法官及部分优秀法官助理分4批次参加复旦大学新型庭审方式专题培训360人次;邀请专家学者就审判理论与实务问题集中授课20余人次;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林带头示范,带动全市法院召开庭审观摩527场;鞍山两级法院举办庭审优质化座谈会9场,为优质化庭审“鞍山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
为充分运用庭审优质化“小切口”,树立“一次性解决纠纷”理念,围绕庭审优质化做足庭前准备和庭上审理功夫。
2023年,鞍山两级法院运用规范化诉答文书2.3万件。开展诉答文书规范化改革,应用诉答文书模板33种,推动诉答文书改革落地见效。全面实现庭审优质化,“一庭终结”率达到90%以上,审限内结案率达到95.21%,一审服判息诉率达到88.98%,真正实现实质性化解纠纷,减少当事人诉累,助推审判质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