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大师课”给一线送来“及时雨”——鞍山法院拉开“庭审优质化改革推进年”序幕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黄绘如 记者 马琳 关月 | 发布时间: 2024-01-25 10:31

  1月16日至18日,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邀请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章武生围绕进一步纵深推进庭审优质化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授课,就此拉开了鞍山两级法院“庭审优质化改革推进年”的序幕。

今年1月16日至18日,鞍山中院邀请章武生教授来鞍,围绕进一步纵深推进庭审优质化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授课。

今年1月16日至18日,鞍山中院邀请章武生教授来鞍,围绕进一步纵深推进庭审优质化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授课。

  一堂“大课” 凝聚共识

  早在2023年夏天,鞍山两级法院360名员额法官及助理曾分4批到复旦大学参加过为期一周的“新型庭审方式改革”课程学习。

  1月16日,在鞍山法院、鞍山律协协同推进庭审优质化工作会议上,除了两级法院员额法官,全市84家律所的主任律师及市司法局律师管理科、行政复议指导科相关负责人也在会场首次同堂共学了这次的庭审优质化“大师课”,这标志着庭审优质化改革从法院一家单兵初探,进入到了法律职业命运共同体协同增效的新阶段。

  怎样的庭审称得上优质?如何实现庭审优质化,避免程序空转?在会议的主题发言环节,章武生教授以多个生动有趣的真实案件为例,从学理和实践两个角度对庭审优质化作了深入阐释,“争点确定前不得全面调查证据”等干货金句引发全场思考与讨论。

  “原、被告陈述答辩等传统庭审程序是否仍应保留?”“在庭审过程当中的质证环节,律师应该发挥哪方面的积极作用?”在提问互动环节,在场的律师代表们兴味盎然,抛出了富有思考性的问题。

  鞍山市律师协会会长成守印在动员发言中表示,“去年9月以来,法院与律协协同推进诉答文书规范化改革取得了成效,作为法律职业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律师应当积极主动参与到庭审优质化改革中去,共同向广、向深、向实推动案件质效的提升。”

  三场“特训” 以练破题

  “现在开庭!”1月17日9时30分,海城市人民法院民一庭员额法官徐大全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不当得利纠纷案,庭前会议与正式庭审共进行21分钟。

  与此同时,在海城市法院的视频会议室里,章武生教授与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三家基层法院的员额法官们一起观摩了这场庭审的全过程。

  在3天的课程中,除了一堂“大课”,还有3场集中“特训”在鞍山中院、海城市法院、铁东区法院热烈开展。“我们以庭审观摩交流会的方式,为法官和专家搭建了一个更集中和有针对性的对话学习空间。”鞍山中院民一庭负责人刘晓强介绍道,“16日在市中院、17日在海城市法院、18日在铁东区法院,各县区基层法院的法官就近参训,海城和铁东作为‘东道主’,各自从当天开庭的案件中随机抽取一件作为观摩样本,供大家现场讨论学习。”

  “庭审优质化相关的理论不难理解,主要难在执行,最难的就是争点整理。”在现场,法官们就观摩案件在疑点排除、争点确定、释明权行使、心证公开、法官内心确信的形成等方面的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

  “庭前会议是否必要?”“证据用不用全面审查?”“一贯性审查怎么做?”“如何引导当事人主动配合证据展示?”铁东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负责人于丽新感慨道:“很荣幸选中了我们审判团队的这件保险纠纷案作为观摩庭审供同仁们研讨,章教授提出的增加当事人的诉讼参与感和体验感、对较大的争点进行细化等建议,确实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和发现自己在庭审能力方面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交流很解渴,非常有收获。”

  据了解,自2022年9月以来,鞍山两级法院共开展庭审优质化观摩活动527次,覆盖两级法院全体员额法官,以练代训提升法官业务能力素质。

  在今年1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第六届全国法院“百篇裁判文书”“百场优秀庭审”评选结果中,鞍山中院一篇裁判文书和一场庭审双双获奖。

  “此行很惊喜看到鞍山法院的法官们在庭审风貌和审判能力上体现出的高素质,相信鞍山法院庭审优质化改革在不久后会结出更大硕果,贡献出更多好案例、好经验。”章武生教授肯定地说道。

  四个“一批” 利在长远

  2023年12月10日,通讯报道《写好状子,断好案子——辽宁鞍山民商事诉答文书规范化改革纪实》赫然出现在《人民法院报》的头版头条。随后,《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客户端、《法治日报》《辽宁法治报》等纷纷转载报道。

  作为庭审优质化改革配套的前端“小切口”,诉答文书规范化改革得到了来自业内和社会各界的鼓与呼。而在鞍山两级法院“庭审优质化改革推进年”,更深的探索已谋篇布局。

  “聚焦审判主责主业,努力做到案件质量最优、效率最优、效果最优、当事人诉讼体验感和获得感最优——这‘四个最优’,是我们不变的目标追求。”鞍山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林说道,“2024年,鞍山两级法院依然聚焦在做实能动司法,狠抓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为此我们提出‘打造一批工作品牌’‘培育一批新增长点’‘实现一批新突破点’‘布局一批新赛道’。庭审优质化就在新的增长点当中,这次开年的‘大动作’让广大律师也参与其中,是希望在强化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实践探索中赢得更大的支持。”

  功在当下,利在长远。以提能力、强质效为目标,以全流程、全覆盖为基础,以标准化、清单化为抓手,以精繁案、快简案为区分,2022年9月以来,鞍山中院开始了推行庭审优质化改革的探索。

  从繁简分流、诉答文书规范化、争点整理、裁判文书说理等一系列“小切口”入手,“庭前功夫”与“庭上功夫”齐发力,全面实现庭审优质化。“一庭终结”率达到90%以上,审限内结案率达到95.21%,一审服判息诉率达到88.98%,鞍山法院创造了连续两年审判质效指标综合排名全省第一的好成绩。

  “我们深刻认识到改革有成绩,也有不足。”鞍山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钱雷介绍道。下一步,两级法院将通过庭审优质化“赛马”机制和“比武打擂”活动,让法官们同台练兵、打磨技能,让优秀庭审、优秀文书、优秀法官从星光点点发展到群星璀璨,真正推动庭审优质化改革继续走深走实,从根本上提升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诉讼体验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