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海城市看守所:打造“智慧磐石” 守牢平安底线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矣晓鸣 驻鞍山记者 马琳 | 发布时间: 2020-07-24 08:29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看守所是一个戒备森严、刻板教条的地方,也是一个“高风险单位”。然而,海城市看守所民警用爱心和智慧打开了一个个冰封的心扉,用忠诚和信念诠释了正义的力量。

  近年来,海城市看守所获得了不少荣誉,多次被海城市公安局集体嘉奖,评为“标兵单位”,2018年被省总工会评为“辽宁工人先锋号”,还被评为全省公安系统最佳警队。近日,经公安部考核组实地考核和评比验收,海城市看守所被公安部评为“2018—2019年度全国标兵看守所”,这也是该所连续两年获此殊荣。

81

民警对监区内进行远程“巡视”

  坚持“三抓原则” 做好日常管理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必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创建全国标兵所工作中,海城市看守所主要坚持“三抓原则”。

  领导班子分工明确合力抓。2019年年初,看守所领导班子成员重新分工,整个班子成员形成合力,齐心抓安全、齐心抓管理、齐心抓创建全国标兵所工作。

  领导班子督导检查经常抓。班子成员加强对管教民警的督导检查工作,从在押人员谈话制度、谈话记录、在押人员一日生活制度管理等方面入手,对管教民警进行日考核、月考评、季评比活动。

  严格按照全国标兵所标准对照抓。看守所做到逐条落实、逐条深化、逐条有着落。所领导安排专人负责创建全国标兵所18种簿册和省公安厅监管总队50种簿册的督导检查管理。

  启动“铁桶工程” 守住平安防线

  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是海城市看守所的安全脊梁。在看守所里,事故和危险随时可能发生。2019年,所领导班子带领团队妥善处置了近10起监所突发应急事件,实现监所全年无事故。

  在该所启动的“铁桶工程”建设中记者看到,监区全部29个监室内窗户栏杆都加装了3米高的金钢防护网,在29个放风场还安装了栏杆金钢防护网,彻底消除悬挂点。所里还严格律师预约会见制度,多方位多层面加强身份审验,实施律师会见全程监控透明制度。

  海城市看守所始终用责任心和爱心关怀未成年在押人员身心健康与成长。管教民警经常为未成年在押人员上文化课。该所还聘请海城市青少年教育培训基地负责人为他们上法治课,帮助他们明确人生目标,提高其自食其力的能力。

  筑起防护屏障 疫情隔在墙外

  因疫情防控管理要求,记者无法进入监区内采访,但监所内的战“疫”故事却让记者动容。

  管教民警刘福威是所里有名的“拼命三郎”。今年54岁的他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曾做过5次支架手术,也曾因脑干出血在医院住院治疗,如今刚康复不久。今年2月26日晚,刘福威高血压发作,本应去医院治疗的他采取药物强制降压后又不管不顾地继续开始工作了,一个班次也没落下。

  汤兴志是看守所唯一一名驻所医生。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汤兴志平时经常出现头晕、乏力、肢体酸软、低热等症状,遵照医嘱他应该按时休息,不得劳累。封监后,他每天4点多就要起床,为患糖尿病的在押人员注射胰岛素,为29个监室的在押人员巡诊、测体温,这样一趟下来就到了中午。疫情防控期间,在押人员对疫情都很恐慌,但只要有他在,这些在押人员便很安心,汤兴志已然成了他们的“主心骨”。

  建设“智慧监所” 强化管理意识

  今年以来,海城市看守所全力开展“智慧监所”建设,紧紧围绕智慧防控、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指导4项任务,争取财政投资安装巡视打卡子母系统,督促、检验巡控民警工作情况并形成互相制约联动机制,实现全体在押人员加戴定位手环,实行定位跟踪管理。

  目前,海城市看守所实现了视频监控高清晰、全覆盖、无死角,与监管支队和监管总队联网实现了互联互通;各监室统一安装管教民警查询终端,实现在押人员信息管理快捷化。巡控民警实行4班3运转模式,严格落实民警备勤制度,保证每天有充足警力应付突发事件。8年来,队伍无一人违纪,没有责任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