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沈阳市司法局了解到,截至5月中旬,沈阳市“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成总数达1019个,建成率为41.4%。累计建成总数破千,全市“说事、议事、调事”平台建设渐成规模,初现成效。其中,行政村696个,占建成总数68.3%;社区323个,占建成总数31.7%;浑南区、于洪区、沈北新区建成率达到100%,提前实现全覆盖。
据悉,作为今年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省、市政府“重、强、抓”重点工作的“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解综合机制,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沈阳市司法局着眼全局、通盘部署、整体规划,将“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由乡村向城市社区拓展,明确建立“村(居)民评理说事点”2410个,6月底前建成80%,10月底前实现全覆盖。
据沈阳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3月24日全市推进“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工作会议召开至今,沈阳市司法局持续强化“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督导检查,规范具体工作流程,全力确保建成点位合格达标。如今,已合格达标的“村(居)民评理说事点”扎实履行“矛盾纠纷调处、公共法律服务、利益诉求回应、村级事务办理或流转办理”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分析研判、服务承诺、限时办结、排查预警、定期回访”六项制度,认真做好“开门说事、评理调事、便民答事、共谋实事、传播好事”五项便民服务。
自全面铺开建设以来,全市通过“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共收集信息1578条,调处解决纠纷3657件,有效促进全市人民调解案件数同比增长31.8%,优先选择“村(居)民评理说事点”等人民调解机构解决纠纷的人数明显增多。
下一步,沈阳市司法局将持续推进“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工作,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全力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如期完成既定目标。同时,认真抓好建成达标的“村(居)民评理说事点”的日常运行和管理,确保“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运作,确保“矛盾不出村(社区)、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激化、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