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公安局党委高站位谋划部署,紧扣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聚焦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紧兜民生底线,精准靶向施策,全力组织开展了政治安全“亮剑”、严打犯罪“铁拳”、社会治理“磐石”、优化服务“煦风”、经济秩序“护航”、边境防御“靖边”六大行动,推出56项措施,把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与各项公安工作同频共振,为丹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凤城市公安局民警向群众宣传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 栗 粟 摄
“我今天拿到的丹东公安‘便企利企服务卡’意义非凡。”5月18日,丹东某餐饮有限公司经理张国强说,一张小卡片让他感受到了公安机关在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上更接地气,也让民营企业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不久前,丹东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向规模以上企业、重点大项目、重点纳税企业发放具有服务窗口绿色通道、专人全程导办、精准服务功能的专属“便企利企服务卡”,这是丹东市公安局开展“万名民警联万企”活动中一项实实在在的惠企新举措。
聚焦自身主责主业
剑指各类违法犯罪
安全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诉求,平安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前提。
丹东市公安局党委始终紧盯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深入开展一系列打击整治行动,确保了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4月29日,丹东市公安局振兴分局站前派出所民警巡逻至某摩托车修配商行门前时,接到了车行老板的报案。就在几分钟前,一名男子在店里买了一辆摩托车,付账的时候男子选择用微信扫码支付,男子当着老板的面扫码后骑车离开。过了好几分钟,老板发现自己的微信迟迟没有收到这笔进账,这才反应过来男子没有付款,再出去追,男子早就不见了踪影。
车行老板向民警提供了购车人所购摩托车的照片,民警沿着男子骑车方向一路追踪下去,在某小区楼下发现了被骗走的摩托车。民警兵分两路,一组人在小区出口蹲坑守候,另一组人着便装在小区内走访摸排,最终锁定了嫌疑人住处,将该男子抓获。民警经讯问得知,男子宋某到车行买摩托车,微信扫码付款时假装扫码,趁老板还没有确认到账便骑车迅速离开现场。没想到自己刚进家门不到半个小时,就被警察找上门来。
在丹东,即使是群众眼中的小案子,公安机关也会尽全力去破案。丹东市公安局开展严厉打击传统“盗抢骗”“电信诈骗”等民生小案集群战役,发挥市公安局局长督办案件机制,不断提高“盗抢骗”等小案侦破率,增强破案打击能力,强化追赃挽损。
小案不放过,大案全力破。丹东市公安机关依托国门“利剑2020”联合专项行动和打击走私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冻品、涉枪涉毒、涉疫情类产品等走私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继续保持对“套路贷”犯罪严打高压态势,切实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完善大要案侦办机制,快侦快破命案、绑架、持枪犯罪等有社会影响的严重暴力案件。
丹东公安机关开展打击网络犯罪集群战役,以“净网2020”行动为载体,坚持生态打击策略,瞄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客攻击破坏等涉网突出问题发起攻势,不断净化网络空间。开展“利剑2020”环境污染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侦破一批危害大、群众反响强烈的环境污染案件;加大部督和省督案件侦办力度;加强饮用水水源的环境安全管理,对排放、倾倒、处置有毒有害物质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截至目前,全市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35%,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7.52%。
加强环境安全管控
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为人民群众营造平安的治安环境,是丹东公安机关对群众的承诺。
针对黑出租、网约车非法营运以及“喊客拉客”等治安乱象,丹东公安机关与交通运管部门建立定期会商、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开展为期3个月的打击整治专项行动,确保客运、出租车、物流等行业有序经营。针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丹东公安机关以开展“春风行动”“路面秩序净化”“高速集中整治百日行动”为载体,严查涉酒、涉牌、涉证和“三超一疲劳”等交通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对较大生产经营性交通事故挂牌督办。
丹东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丹东公安机关从严抓好危爆物品管理,紧盯危爆物品生产、销售、运输、储存等环节,加快建立闭合式、全流程管控体系;强化对爆破作业单位和烟花爆竹从业单位的督导检查。持续开展三级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全市范围内三级消防列管单位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对发现的隐患逐一落实整改责任人,做好跟踪检查工作。
针对单位内部,公安机关加强重点单位内部安全管理,盯住党政机关、水电油气等重点部位,建立联勤机制,推动“一键式报警、视频监控联网、专职保安员配备”3个100%落实。
在社会面上,丹东公安机关建立健全社会面武装巡逻机制,采取车巡与步巡、白天与夜间、巡逻与盘查、亮灯与守望相结合等巡逻方式,组织开展“四警联勤”、蓝剑骑警武装巡逻工作。特警队员24小时屯兵于站前广场,随时做好处置突发事件准备。强力推进精准巡防工作,组织“四警联勤”与各专业化武装巡逻组和市公安局机关警力巡逻组,采取常态化巡逻和重点节点巡逻两种勤务模式,加大对医院、学校、企业等重点部位以及人员密集区域的巡逻密度。
创新市域社会治理
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和保障。对此,丹东市公安局创新举措,开展了一系列行动。
丹东市公安局党委主动把公安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围绕“安边惠民利企强警”新战略总体部署,推动各项惠民利企措施优化升级、提质增效,为全市新一轮振兴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5月中旬,丹东市公安局向社会宣布:“如果您或者您身边有解决不了的矛盾纠纷,请拨打我们公安热线电话,24小时为您服务!”
这意味着群众有矛盾纠纷可以直接找司法所,也可以找派出所。丹东市公安局联合司法行政机关深入抓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处置工作,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最大限度排查发现、消除减少各种不和谐、不稳定、不安全因素,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宽甸满族自治县公安局联合司法局建立协作机制,共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5月14日一大早,东港市椅圈镇高桥村治安信息员向东港市公安局椅圈派出所反映,村民刘某长期“霸占”其小叔子宋某的两亩旱田地。今年,刘某擅自对这两亩旱田地进行翻地耕种,两家人发生过数次争执,宋某也曾通过当地相关部门申请进行协调过,结果却是不了了之。刘某称自己有当时村委会开的土地证明,坚持认为这两亩旱田地应该归其所有。宋某无奈只能通过治安信息员联系到民警,希望民警出面帮助调解此事。
了解此事经过后,民警将刘某、宋某、村民组组长以及村委会工作人员聚集在一起进行调解,在将村委会的土地台账与刘某手上原有的土地证明进行对比后,又实地对两亩旱田地的边界进行确认。经过3个多小时的调查调解,最后确定这两亩旱田地并非刘某所有,应属宋某所有。在民警的耐心劝解下,刘某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诚恳地向宋某道歉。
丹东各级公安机关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结合“万民民警联万企”“百名机关干部下基层上一线”活动,积极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和各种风险隐患,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滚动排查、风险评估、预警联调机制。
丹东市公安局围绕优化行政管理、优质高效服务,继续在精简审批前置条件、开辟绿色通道等方面推出一批服务新举措。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效率,努力做到“目录之外无收费、清单之外无权力、大厅之外无审批”,推广“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以“无人警局”为依托,打造“互联网+”公安业务、政务和服务集群,进一步健全落实上门服务、一次办成、跟踪督办等机制,鼓励更多的微改革、微创新、微警务,努力做到服务半径最短、程序最简、渠道最优。
大力推行“不见面、寄递送”服务模式,引导企业采取“网上办、电话办、预约办、延期办”等方式办理车驾管等相关交管业务;依托12123、辽宁交警双微平台,及时向企业提供交管业务咨询等信息。
丹东市公安局倾力打造“全域旅游”平安环境,以观鸟节、桃花节以及“五一”“十一”等旅游节点为重点,提高公安机关服务丹东“全域旅游”秩序的运行质量和工作效率。
丹东市公安局一位负责人说,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丹东公安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在探索社会治理的方子、尝试守护平安的法子、找对联系群众的路子上,公安机关从未停止前行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