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沈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段文龙向大会作《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过去的一年,沈阳市两级法院以饱满精神激发创新力量,以崭新姿态推进事业发展,用不懈奋斗和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2019年的“考卷”。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开通涉民营企业案件立审执快速通道,建立一案一台账管理模式,共审结涉民营企业案件119721件;
完善企业破产审判工作机制,依法支持破产企业重整,审结破产案件206件;
畅通“僵尸企业”处置的“绿色通道”,配合清理“厂办大集体”342个、“僵尸企业”256个;深化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引入技术调查官制度,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329件;
充分发挥司法对市场的规范和引领作用,审结合同、投资及市场竞争等案件108514件;
依法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审结非法集资、非法经营、电信诈骗犯罪案件181件;
助推开放型经济发展,筹建自贸区法庭,审结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157件;
开展“百名法官进百企”服务活动,编辑发放《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案件指引》1500余册,帮助企业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发布《涉银行商事审判白皮书(2014—2018年)》,妥善审理银行贷款、保险、证券、票据等金融案件及民间借贷纠纷33233件。
审结各类刑事案件11451件
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及杀人、抢劫、涉毒等犯罪活动,审结各类刑事案件11451件;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结涉黑涉恶案件123件437人,及时审理和集中宣判73件重大涉黑涉恶案件;
依法保障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发布《职务犯罪审判白皮书(2013—2019)》,审结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受贿等贪污、贿赂案件121件。
化解行政争议审结案件5975件
依法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审结行政案件5975件。
强化民生司法保护审结案件31192件
妥善化解涉民生纠纷,审结房屋买卖、劳动就业、消费、医疗等案件31192件;
深化家事审判方式改革,推广离婚案件预立案和冷静期制度,审结婚姻家庭案件12534件;
积极推动环境资源审判机制改革,完善专门审判组织,审结环境资源案件220件;
参与全市食品药品专项治理,审结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犯罪案件47件。
决战“基本解决执行难”执结超百亿元
完善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沈阳两级法院共执结案件76052件,同比上升16.41%,执行到位金额123.55亿元。强化执行强制措施运用,共列入失信名单46206人次,限制消费61599人,拘留614人,罚款89万元,移送追究拒执罪55人。
办理代表建议33件、政协提案8件
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33件代表建议、8件政协提案全部按期办结,办结率、答复率、满意率均为100%。走访代表、委员1300余人次,邀请代表、委员参与司法政策制定、旁听庭审、见证执行及明察暗访法院工作851人次。
两级法院直播庭审29896场
在审判环节,加大裁判文书上网和庭审直播力度,沈阳两级法院共上网裁判文书274063份,直播庭审29896场,同比分别上升33%和34.7%。
“分调裁审”改革取得实效
各基层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113271件,简易程序适用率68%;调解结案35587件,占可调解审结案件的22%。
打造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
沈阳两级法院共立案325560件,当场立案率达98%,其中网上立案113件、跨域立案216件、预约和上门立案8件。
53个集体和36名个人获国家和省级表彰
2019年,沈阳两级法院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受到了各级组织的肯定和鼓励,共有53个集体、36名个人荣获国家和省级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