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古村犹在 幸福醇浓

目前,辽宁省列入国家级“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共有17个村落。记者将带您走进这些中国传统村落,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传统村落中特有的平安。

阅读全文

平安建设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图阿拉村位于新宾县中部,因曾是后金第一都城而闻名遐迩,是典型的生态旅游型文明村。
  近日,记者走进有着“中华满族第一村”的赫图阿拉村,看到670户村民都在进行多种经营,增收致富。赫图阿拉村党支部书记罗天成告诉记者,这都是平安建设的成果,老百姓安居才能乐业,如今村里人均年纯收入可达1.16万元。
  前几年,赫图阿拉村有“三多”,即打架斗殴的多、酗酒赌博的多、告状的多,许多外地游客在这不敢买东西,不敢在这吃和住。现在,通过平安创建的开展,赫图阿拉村的社会治安好了,村容村貌改善了,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心里想的是怎样发家致富。

阅读全文

核桃树下和谐村

  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唐杖子村八盘沟村民组既是让人产生乡愁的传统村落,又是坐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村落。
  如今的八盘沟可谓夜不闭户,从未发生过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生活在这个小山村里的70户村民家中都有着一棵生长多年的核桃树,他们彼此之间就像核桃的谐音“和”一样,充分展现了他们淳朴善良和睦的民风村貌。
  是什么铸就了八盘沟夜不闭户的平安?
  记者了解到,八盘沟人造梯田久负盛名,八盘沟能够如此平安和境内的梯田不无关联。八盘沟境内纵横绵延的梯田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一位叫曲振生的硬汉带领八盘沟人扬镐挥锨、手推肩抬、驴驮马拉,披星戴月,修造1000多亩梯田,栽植刺槐、油松、河滩杨柳、果树6000多亩,共有3587道石坝,长约400公里。

阅读全文

用民族文化奏响幸福最强音

  有人说,生活的幸福指数,从挂在百姓脸上的笑容就可以看出来。在民族村寨的夜晚,在那些尽情舞动着的村民脸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从中获得的快乐和满足。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是一个有300多年历史的蒙古族聚居的传统村落,三面环山,村前一道河流潺潺流过,静谧安宁。村里坐落着雄伟壮观的瑞应寺,佛寺村就是伴随着瑞应寺的建设而兴起的。
  阜蒙县佛寺镇综治办主任刘长林对记者说,佛寺村把蒙古族的民族特色与平安建设工作有机结合,正是这里多年来的平安经验。

阅读全文

淳朴民风铸就一方平安

  古树、古井、古建筑……虽然经历了300多年的日晒风吹,这里依然保持着古色古香,每到春天这里更会成为花的海洋,吸引一批又一批的摄影爱好者。这里就是第三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朝阳县柳城镇西大杖子村石灰窑沟村民组。
  近些年,外出打工的人多了,现在村里只有12户人家22口人。他们守护着古老的村落,守护着彼此之间的情义,也守护着村落里那份传承已久的精神传统,在这里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
  行走在石灰窑沟内,记者看到了明清时期的古老房屋,百余年的古井和古树,而最值得一提的便是这里淳朴的民风。

阅读全文

不锁门的新堡子村

  “到了九门口水上长城,我们就到了绥中县李家堡乡新堡子村了。” 果不其然,当记者站在绥中县李家堡乡新堡子村村口时,放眼望去,九门口水上长城就在眼前。
  这里有着“万里长城独一处,九门雄关天下奇”的美誉,经历600余年的风霜洗礼,古色古香的村落被“雕琢”得韵味十足。走进传统村落,发现每个门楼旁都挂着一个新做的带有民宿序号的牌匾,和合居、靠山小院、熙正园、吉顺人家、和善人家……记者观察到,这些民宿的院门,有的大敞四开,有的虚掩着,绥中县李家堡乡新堡子村村委会主任吴晶带领记者走进了望福大院,原以为需要敲门进院,没想到,关着的门一推就开了。

阅读全文

“戚家军”后裔驻守平安

  “绥中县永安堡乡西沟村和李家堡乡新堡子村都在长城脚下,是名副其实的‘村在长城下、长城在村中’的中国传统村落。虽然是一个现代的旅游区,但平安建设工作却具有传统特色,他们不仅驻守着长城的平安,也在守卫着自己的平安。”绥中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综治办主任王海军如是说。
  近日,记者一行乘车从绥中县出发,一路向西,翻过盘山道,来到了绥中县永安堡乡西沟村。
  迎面一个新修建的灰色牌坊引人注目,这里就是国家级传统村落永安堡乡西沟村立根台屯。

阅读全文

皇陵之侧的安乐窝

  北镇市富屯街道龙岗子村是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相传始建于元代,具体年份已不可考,常住人口满族居多,村民2000余人。数百年的历史,让这个不大的村落颇具厚重感。
  崔凯宇是富屯街道综治委员兼龙岗子村村支书,也是这里土生土长的村民,他告诉记者,龙岗子村拥有辽代墓葬群、辽代石刻、慈圣寺等多处古迹,其中龙岗子村的龙岗墓群占地16平方公里,主陵为显陵和乾陵,另有13座皇亲陵墓,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帝王墓群。

阅读全文

文化气息溢满村

  三道沟村始建于元代以前,这里除了拥有百年古建筑和许氏兄弟的故事外,更有着能够保障一方和谐昌盛的平安秘诀。
  走进三道沟村,七间带有晚清时期建筑风格的硬山式青瓦房显得别具一格。房子是起脊式建筑,房顶镶嵌着鱼鳞青瓦,瓦脊中央有两对螭吻相对(螭吻是传说中龙的九子之一,作为殿脊上的兽头之形被沿用),每对螭吻接着一个大大的方形钱纹构件。目前这七间房屋由许氏兄弟后人居住。

阅读全文

种下“快乐平安果”

  四月,早春的花儿绽放,在杏花和梨花的迎接下,记者来到了盘道沟村。
  “家家种果树,人人有事干,这里几乎没有矛盾,也可以说这跟我们这个古村落淳朴的民风有关。”站在村口,葫芦岛市连山区塔山乡盘道沟村村委会主任张铁东“唠”起了这里的“平安嗑”。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盘道沟村的历史要追溯到明代,距今已有540余年了,村民都是杜姓的后代,当年其先祖移民迁徙于此,并建立村落。为防卫蒙古骑兵的南下骚扰,明正统七年开始修筑明长城,抵御外强。几百年来,村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风习俗。

阅读全文

三位皇帝住过的平安之地

  腰站村是个满族聚居村落,也是辽东地区唯一的清皇族后裔聚居村落。2014年,腰站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300多年前,清皇族阿塔受命从北京赶来看守永陵,选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他的6个儿子留在了这里,子子孙孙繁衍生息,逐渐形成村落。由于腰站村是满族皇室村,以往不允许外人居住。上世纪50年代以后,才陆续有其他民族的村民落户。“肇”是“爱新觉罗”的简化,是村里的大姓。这里民风极为淳朴,基本可以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古老的“罕王路”从村中穿过,路的两旁,几棵高大的榆树沧桑遒劲。据村民讲,这些古榆至少有300年的历史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