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好民警安明:以心相许百姓心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邵小桐 | 发布时间: 2017-06-16 09:47
  他是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一些平常的事;他是一名重症糖尿病患者,为了支持他,妻子经常陪着他工作,一起走家串户。这对夫妻中丈夫是“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安明,妻子是“辽宁好警嫂”张素清,这个家庭被省妇联推荐为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候选家庭。



安明带领巡逻队员在社区核查
 
  青年民警的好师傅
  帮扶孩子的亲爸爸
 
  59岁的安明此前一直坚守在鞍山市公安局铁东分局对炉派出所,现任立山分局立山派出所社区民警。
  自调至立山派出所以来,安明依然奋战在基层一线,他不仅以身作则,冲锋在前,而且做好所内年轻民警“传帮带”工作,他带着年轻民警走进社区,熟悉社区工作。虽然即将退休,但是他说:“公安工作是我的命,我真的离不开它,离不开我的社区。”
  今年是鞍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迎检之年,所里知道安明患有重症糖尿病,就告知他可以在家适当休息。可是安明表示:“我是警察,我是创城的主力军,我不能休息。”他承担下了所内标划停车泊位这个重担,每天早早起来,晚上天黑了才回家。同事们都劝他要注意身体,可是他却回答:“现在是创城的重要时刻,我一辈子都冲在前面,这个时候怎么能退缩。”就是这样,他拖着患病的身体,每天标划停车泊位上百个。
  到了立山派出所,安明的心却还在一个孤儿身上。说起这事,还得从三年前开始,那时安明经常到社区上法制课,从社区群众口中得知了贺某的身世。
  贺某,男,今年18岁,现在鞍山市第五中学读书。3岁时父亲将其母亲气走,至今没有联系上,随后父亲入狱十年,前不久获释后,将唯一的房子卖掉后消失了。贺某的爷爷奶奶头几年相继去世,没有亲人、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的贺某经常到网吧过夜,居无定所,长期流浪在外。
  安明得知后,找到贺某,帮助他办理了户口、身份证,并安排贺某在自己家吃住。到了立山分局后,安明继续帮扶贺某,为他找到了房子,让其安身,而且帮助他办理低保,安明鼓励他要学好知识。贺某说:“安明爸爸,你就是我的亲爸爸,我长大了一定像你一样,当名好警察,照顾需要帮助的人民群众。”
 
  尽心尽力解难事
  百姓感激好民警
 
  社区民警扎根在群众身边,他们遇到的事大多没有刑事案件中的惊心动魄,也没有经济案子中的绞尽脑汁。但这些家长里短的事,关系到百姓的幸福感。
  安明经常带着媳妇一起工作,他们一户一户地走遍了辖区的所有住户,一件一件地解决了居民的一些烦心事。
  一个冬天的清晨,有居民报警说在社区的垃圾桶里发现了弃婴,安明立即出警,发现孩子还有呼吸后,迅速把孩子送到医院。之后,怎么安顿孩子又成了安明的事。他多次往返福利院和民政局,终于把弃婴安顿妥当。
  有一次走访,安明看到社区里一群人正围着一个躺在地上的老太太。当穿着警服的安明走过去时,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一问才知是老太太因为脑出血住院,出院后儿子却躲了起来。安明和社区干部一起找到不肯露面的老人儿子,并最终解决了老人的赡养费问题。
  社区的居民因为跟安明熟悉,找他方便,有事都愿意直接跟安明联系。时间久了,人们发现,安明警官非常热心,特别能办事,于是,居民们遇到什么事,都愿意找他解决。有个叫王某的老人,就找安明办户口,结果这件“闲事”差点把安明难住。
  王某今年67岁,他与社区的关系要从40多年前说起。
  王某从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一家不错的企业,娶妻生子后就生活在社区的一间小平房里。可因其一念之差,偷了厂里的东西,因盗窃罪被判刑12年。期间,妻子找他签字离婚。最终王某以净身出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婚姻,房子和孩子都归妻子。
  出狱后,一无所有的王某又突发脑出血导致行动不便,走投无路时,王某找到安明。因为王某的档案已经无从查起,安明只能到当年判他盗窃罪的法院找判决书,然后到当年判决他离婚的法院找离婚协议书,证明王某确实是社区的居民,最后再找40年前的3个邻居证明现在这个王某就是40多年前入狱的王某。
  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甚至连一个合法的身份都没有,社区民警是王某唯一的希望。安明没有让他失望,历时两个多月,当安明和妻子把户口簿、身份证给王某送去时,这位走路都有些吃力的老人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放声大哭。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随后安明又帮助他联系社区、街道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让没有生活来源的他有了基本生活费。
  调至立山分局立山派出所工作之后,安明仍然记挂着王某,最近又有好消息传来,安明帮助王某申请的廉租房也要发钥匙了,很快他就可以搬离那个没水没电只能借助路灯照明的拆迁房了。



走进百姓家
 
  家庭里的贤内助
  工作上的好帮手
 
  整个采访过程,与安明警官从见面到分手,安明的妻子张素清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安明患有重症糖尿病,其胰岛功能尽失,腰间常年挂着胰岛素泵,合并症眼底出血二期,视力非常模糊,足部末梢神经坏死,左脚半只脚几乎失去知觉,医生认为他应该进入静养状态。作为妻子的张素清非常担心丈夫的身体,但是她更知道丈夫想要什么。每天丈夫下班回到家,她就立刻给他做腿部按摩,听他说社区里发生的事。丈夫工作忙时,放心不下的她就跟着一起去,夜里出警她还跟着一起去。
  2014年,全省公安系统开展“实有人口信息采集大会战”,安明为了完成走访任务,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时间,不分早晚地进行入户核查。为了协助丈夫工作,张素清就跟着一起走访,每天晚上回到家再一户一户地把信息录入到实有人口管理台账上。那段时间,安明夫妇成为社区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无论他们走到哪里,居民们都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
  当然,张素清不只做一些陪伴、记录的工作,她的细心在破案时也能帮上大忙。
  社区曾发生过这样一起突发事件:一名居民在自助存款机上存钱,他把钱放进存款机后,转身离开几步去扔烟头,结果回来时却站到另一台存款机前。当他发现自己走错时,他放进存款机的钱已经不见了。调取监控录像发现,就在这3秒钟里,刚好有另外一个人来到存款机前,看到钱后拿着就走了。
  案情并不复杂,只要对照录像找到拿走钱的人就可以破案,而这个找人的任务就落在社区民警安明的身上。比对录像后,安明觉得嫌疑人脸熟,并初步确定这个人很可能就是辖区内的居民。回到家后,妻子张素清也说曾在社区里见过这个人。
  随后,安明又找到社区里的居民进行比对,并最终确定了嫌疑人。这名居民虽然把房屋出租后外出,但是安明不仅把他找了回来,还让他在事实面前低下了头,如数追回赃款。
  这一案件的迅速侦破堪称社区民警摸底破案的典型,作为首要功臣,安明却把功劳归于妻子的细心和社区居民的大力配合。安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的手机里存了1900个电话号码,其中有1500个是社区居民的,他们有事会找我,我需要帮助时他们也会配合,他们信得过我。”
 
  后记
 
  在省妇联推荐的30个“全国最美家庭”候选家庭中,安明家庭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这对夫妻的平凡和坚守。
  安明热爱社区民警的工作,享受与居民直接接触的种种快乐,而张素清一直默默地支持他。社区里有老人需要照顾,她就去帮着买菜做饭;丈夫要给困难群众买些生活用品,她就一起送上门;社区里有学生需要帮助,她也主动参与。
  虽然安明即将退休,但他却仍坚守在自己热爱的社区岗位上,按他的话说:”我离不开社区工作,公安工作是我的命,我将一生守候,我多付出一些,人民群众才会岁月静好。”



安明给王某送去来之不易的户口簿